7月15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京主持召開座談會,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,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。新華社發
  ■ 人物簡介
  劉勝軍
  生於1974年,經濟學博士,現任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。曾任職於深圳證券交易所等機構,著有《誰傷了你的幸福:變革時代的糾結、迷惘與不公》、《管理的力量:中國挑戰的制度求解》等。
  7月15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,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,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。這是李克強就任國務院總理兩年內的第五次“總理座談會”。在這些座談會上,經濟學者已從官方智囊拓展到民間智庫,涉及的行業也越來越廣泛。
  這次,經常以“批判者”角色出現的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,與宋國青、李稻葵、趙晉平、劉迎秋、柴強一起成為總理的座上賓。
  去年,“70後”的劉勝軍在新京報發起的“中國青年經濟學人”活動專題報道中,曾發表《期待經濟改革“頂層設計”》。
  7月24日,劉勝軍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,講述他參加總理座談會的台前幕後。
  “怎麼被選入的,我也不知道”
  “又過了幾天,打電話來說定下來了,7月15日參加總理座談會,同時安排了發言題目。”
  新京報:你是怎麼被選入總理經濟形勢座談會的?
  劉勝軍:具體是怎麼被選入的,我也不知道。座談會一周前,國辦給我打電話,問我有沒有時間。又過了幾天,打電話來說定下來了,7月15日參加總理座談會,同時安排了發言題目,談“經濟改革和轉型發展”,發言時間10分鐘,讓我準備發言提綱。
  新京報:你覺得自己為什麼入選?
  劉勝軍:我長期圍繞經濟體製為什麼要改革、怎麼改(進行思考),經常發表一些專欄或觀點,2013年出版了新書《下一個十年:一個青年經濟學者的改革夢》,成為改革領域里比較活躍的學者。
  國務院座談會邀請什麼樣的學者,應該是有所考慮的,包括會研究這個學者的主要觀點是什麼、思考邏輯是什麼。
  新京報:你覺得這次座談有什麼特色?
  劉勝軍:這次參加座談有6個學者,每個人都代表不同的領域。6位經濟學者發言的題目,反映出決策者的三大關註點:增長動力、風險防範與改革落地。
  從增長動力角度,有兩位專家分別談了出口形勢、公共消費性投資;從風險防範角度,有兩位專家分別談了房地產、金融形勢;從改革落地角度,有兩位專家分別談了經濟改革與轉型發展、民營經濟。
  總理的提問很犀利
  “總理對每個人的演講聽得都很認真,提問也很有質量,問得很到位、也很犀利。”
  新京報:參加座談會之前有什麼期望?
  劉勝軍:我最希望傳達的聲音是中國經濟改革是經濟轉型成功的關鍵,決策層應該關註改革執行力。三中全會裡很多很好的改革措施,能不能落實下來,今年是很重要的窗口期。
  另外,我也希望提出一些具體建議,比如現在具體需要怎麼刺激?改革現在到底有怎樣的突破口等,希望有機會跟高層表達。
  新京報:現在看,這個期望達到了嗎?
  劉勝軍:當然達到了。理由有兩個。一個是我坦誠表達了自己的所思所想。第二,總理聽得很仔細,對每個人的演講聽得都很認真,提問也很有質量,問得很到位、也很犀利。
  我註意到一個細節:總理在會議總結的時候,非常自然地把幾位學者談到的觀點融合到自己的發言里。
  我在發言中用一句“有恆產者有恆心”來說明產權保護的重要性,總理在總結髮言時也提到了這句話。我覺得我的期望值已經達到了。
  新京報:能否舉個例子,總理的哪些提問讓你覺得很有質量?
  劉勝軍:比如,有的學者在演講里講了很多數據,總理就會問,“有些數據很奇怪,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樣,能不能進一步解釋一下”。這是很認真的態度,因為經濟決策是靠數據的。
  再比如,有些學者提了很多建議,總理就會問你的想法是否可行,後果如何,和法規有衝突嗎?
  還有一點,總理不迴避問題。比如我提出“民營企業對混合所有制沒有信心”,這個觀點可能有些“刺耳”,但他沒有迴避,而是刨根問底,讓我具體說一下為什麼。
  新京報:除了混合所有制,還談了什麼話題?
  劉勝軍:我的主要話題是經濟增長模式如何轉型、體制改革怎麼推動、當前刺激方法如何創新(例如減稅)。混合所有制只是其中一個方面的一個建議。
  總理主要問了這個問題,可能他關註這個問題,也可能是他認為我沒有把觀點表達得足夠具體。如果他不追問,我的確不會細述,畢竟時間只有10分鐘。
  總理說政府職能仍存一些錯位
  “總理說,雖然新一屆政府取消下放了大批行政審批事項,但目前各級政府職能仍存在一些錯位。”
  新京報:整場座談會,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?
  劉勝軍:總理是“改革先生”,始終強調體制改革是中國最大紅利。比如已經推開的商事登記制度改革,總理說已經取得顯著效果。總理對改革效果是有信心的。
  新京報:總理有提到對當前改革難點的看法嗎?
  劉勝軍:總理說,雖然新一屆政府取消下放了大批行政審批事項,但目前各級政府職能仍存在一些“錯位”:“不該管的管得過多,該管的又沒管到位。”有些審批事項還沒有完全取消、下放到位;一些官員不同程度存在“不作為”現象。
  座談會比較學術
  “我覺得座談會比較有深度,也比較學術。確實有點兒像大學研討會。”
  新京報:座談會是個什麼流程,會場的氣氛如何?
  劉勝軍:會議從下午3點到5點,差不多兩個小時。總理既是主持人,又是會議總結人。
  新京報:有人說總理座談會,就像“大學研討會”。就你的經歷,覺得像什麼?
  劉勝軍:有點兒像,畢竟總理是經濟學博士,開會時能感到他的專業功底。
  比如有人說,外國專家認為中國債務占GDP比重過高,其實並不高。這時候總理插話說:外國人所指的,應該不是中國整體債務過高,而是中國企業部門負債太多。
  能說出這樣的話,需要相當多經濟學功底,同時也需要平時很關註債務問題,包括海外的研究。我覺得座談會比較有深度,也比較學術。
  新京報:還有哪些難忘的細節?
  劉勝軍:會後總理和大家握手,知道我是上海來的,就要我多研究研究自貿區。他見到上海學者就想到自貿區,這說明自貿區在總理心中有分量。
  總理沒說7還是8
  “總理沒有說7還是8(指GDP增長率),只是說要認真研究潛在增長率是多少,這是一個科學的態度。”
  新京報:林毅夫也多次參加總理座談會。你之前批評過林毅夫的“中國未來經濟20年8%增長”的觀點。這次相關議題有提及嗎?你覺得總理更傾向哪一種觀點?
  劉勝軍:這次他沒有來,我也不可能在會上批評林毅夫的觀點。
  總理是非常務實的,總理沒有說7還是8(指GDP增長率),只是說我們要認真研究潛在增長率是多少,這是一個科學的態度。
  新京報:概括而言,你認為總理傳遞出來的傾向性是什麼?
  劉勝軍:第一,要釋放市場的力量。第二,讓市場發揮決定作用的關鍵是改革。
  新京報記者 林其玲 實習生 陶平潁  (原標題:劉勝軍:總理提問很犀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q46lqztq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